未来学校首先是教学育人的主要场所,在未来学校整体空间规划设计时,要关注空间中学生和教师的行为,以满足目前和未来所有学生和教师的各种需要。从这一角度来看,未来学校的整体空间规划要注意空间的智慧性,功能规划的多样性,校园景观布置的自然性,以及校园氛围的文化品味和审美价值。
一、注意空间的智慧性
未来学校的空间要更智慧,要有更加强大的信息装备或智慧工具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打造教学育人的智慧空间和信息空间。为智能化设备部署安装预留位置,以便将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校本教研、教育评价等方面。
例如,通过智慧的环境感知,实时获取学生在校活动轨迹,掌握学生学习、运动时间分配的数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干预,提供学习、医疗、运动、饮食建议。将智慧装备与教育改革的趋势相融合,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多元智慧学习空间。
例如,建设“VR创新实验室”,足不出户做到身临其境的体验式教学;打造智慧音乐、美术教室,通过多元“智慧空间”建设,促进学科融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二、功能规划的多样性
未来学校的功能规划要更加多样,要有不同类别的空间形态,,发挥不同的教育功能,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提供环境支撑。
首先,未来学校要有班级教室、阶梯教室、讨论教室等提供集体学习和统一学习的空间环境,有操场、游戏场地、运动场地等用于大型室外集体活动、运动、展示、表演的空间环境。
其次只要有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以便每个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如不同功用的学习空间:进行个体静思、双人讨论、小组合作等;不同内容领域的学习空间:人文社科小讲堂、数理探究室、信息技术机房、国学体验中心、艺术小剧场、外语角等;不同学习目的的学习空间:基础夯实、强化巩固、提升探究等。
此外,还要设置用于聊天、休闲、娱乐、餐饮、锻炼的公共社交空间及用于课堂教学和集体学习的公共学习空间等
三、校园景观布置的自然性
未来学校不应被冰冷的科技设备和建筑填满。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认为,未来学校一定要保有乡土气息,自然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现在我们搞未来学校,要警惕完全被信息化包裹,只有和自然接触,我们才能真正走进智慧。
因此,未来学校空间设计要给学生留有充分亲近自然的场地和接触的机会,这不仅可以使校园更加美观而且可以使大自然成为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其中自由快乐地成长。例如,通过对学校部分空间进行再造,让校园更加生态与灵活,营造有温度、能生长、会呼吸的校园环境;通过丰富空间序列、串联景观节点等,将大自然的气息融入学校的建筑,建设一个具有灵魂的校园景观系统。
四、校园氛围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
学校空间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还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地方,其所传递的文化和审美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能对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认为“提取有价值的学校内部或外部元素运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并选取合适的设计载体,以活化整个校园氛围”是设计未来学校的一个基本准则。
设计者和建设者应提高对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在着手学校规划设计工作前对所要设计学校的校园文化、教学理念和日常管理使用模式进行了解和挖掘,并对校园所处的环境进行详细深入的考察,然后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投资规模等综合考量,将与校园特质相吻合的特色元素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将地形地貌建筑风格等地域元素或者相关非物质文化、人文元素等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以增强校园的人文关怀,使校园文化韵味愈久弥香,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